您的当前位置:
  >>  网站首页  >>  工作动态
普陀区深入开展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筑牢人民安居防线
信息来源: 办公室(信访办公室) 发布日期: 2025-08-26 09:41:50 访问次数:
分享:

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是推进乡村振兴、筑牢民生底线的关键工程。普陀区旧改中心紧扣党建引领、多方协同、科学规划、长效治理四大维度,将“隐患不排查不化解就是事故”作为行动准绳,践行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理念,凝聚工作共识、层层压实责任,高效推进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工作,坚决守牢房屋安全红线。该项工作既消除安全隐患实现农房蝶变,更让困难家庭收获“旧屋焕新”的幸福感、安全感与获得感,书写了民生温度与乡村焕新的双重答卷。

一、强化组织,广泛宣传

成立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专项领导小组,明确住建、民政、残联、财政、乡村振兴等各部门职责,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,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抓好工作落实。为提高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政策知晓率,专门印制改造政策宣传海报下发各镇、街道并于橱窗的醒目位置进行张贴;制作《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宣传手册》进行发放;成立政策宣讲小组到各村社进行改造政策宣讲;召开《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相关政策普及》座谈会,开展现场宣讲。建立区、乡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三级服务热线,为农村困难家庭提供快速便捷、全面细致的政策咨询服务通道。同时为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政策执行力,定期组织业务培训班,邀请专家讲解房屋安全知识以及相关改造政策。

二、多方联动,高效推进

重点做好“四类困难家庭”的排查统计和改造工作,针对部分符合标准却改造意愿不强的困难家庭,普陀区实施“三步解法”,通过一系列的举措让有限的改造补助资金发挥最大的改造效能。一是在全面宣传政策基础上,开展深度家访精准对接需求,设身处地化解思想顾虑,二是联合残联、慈善总会等公益部门提供资金补助,同步发动村社、亲属及爱心人士募捐资金,三是由各乡镇组建爱心公益施工队,通过志愿力量节约施工成本、提高施工效益。

三、创新方式,全程督导

一是严格审查。协调各乡镇街道、民政、残联、农村农业等各部门开展联合审查,对危房改造户身份、房屋产权情况、危房等级等信息进行审核、校核。针对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共性和个案问题,组织技术团队、农村老工匠等各方力量及时跟进、妥善解决。二是专项推进。通过开展危房改造全环节模拟推演,精准核验工程量,化解实施风险。根据推演情况自我加压锚定时间节点,倒排工作计划,同步建立“周计划-月调度-季通报”三级管控体系,严明纪律强化调度,确保危房改造工程零差错稳步推进。改造结束后,联合区纪委、民政、住建、农村农业等多部门进行现场联合验收,确保改造合法合规、质量可靠、居民满意,实现危房改造闭环管理。三是全程监督。建立“业务部门统筹协调,乡镇干部包村、村(居)干部包户”的层级管理机制,做到改造不完成、责任不脱钩。同时在手续办理、评议公示、资金发放、协议助建、质量把关、安全管理、工程验收等环节全面介入,并委托第三方鉴定机构对改造全过程进行专业技术服务。重点强化补助资金规范管理,采用“一卡通”直接发放补助资金,并做到专户管理、专账核算、封闭运行、专款专用,切实保障补助资金不克扣、不截留、不挪用。

四、建章立制,常态推进

对近年来已改造房屋,结合日常房屋安全检查、房屋安全大排查、整治农村危房改造领域突出问题等工作,定期组织危房改造“回头看”,实现房屋改造质量长效管理。对于农村老旧房屋,建立房屋安全“网格+村(社)+乡镇(街道)”三级常态化巡查机制,实施“农户自查+乡镇(街道)排查+区级督查”三级联动,通过网格巡查和农户自查,进一步提升困难家庭危房排查的高效性和精准性,做到“发现一户、改造一户、清零一户”,确保房屋始终处在可管、可控的状态。今年以来,已累计排查房屋1188栋,完成30户困难家庭的危房改造。(村镇处、普陀区住建局供稿)

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

普陀区深入开展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筑牢人民安居防线

发布日期:2025-08-26 09:41 信息来源:办公室(信访办公室)

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是推进乡村振兴、筑牢民生底线的关键工程。普陀区旧改中心紧扣党建引领、多方协同、科学规划、长效治理四大维度,将“隐患不排查不化解就是事故”作为行动准绳,践行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理念,凝聚工作共识、层层压实责任,高效推进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工作,坚决守牢房屋安全红线。该项工作既消除安全隐患实现农房蝶变,更让困难家庭收获“旧屋焕新”的幸福感、安全感与获得感,书写了民生温度与乡村焕新的双重答卷。

一、强化组织,广泛宣传

成立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专项领导小组,明确住建、民政、残联、财政、乡村振兴等各部门职责,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,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抓好工作落实。为提高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政策知晓率,专门印制改造政策宣传海报下发各镇、街道并于橱窗的醒目位置进行张贴;制作《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宣传手册》进行发放;成立政策宣讲小组到各村社进行改造政策宣讲;召开《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相关政策普及》座谈会,开展现场宣讲。建立区、乡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三级服务热线,为农村困难家庭提供快速便捷、全面细致的政策咨询服务通道。同时为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政策执行力,定期组织业务培训班,邀请专家讲解房屋安全知识以及相关改造政策。

二、多方联动,高效推进

重点做好“四类困难家庭”的排查统计和改造工作,针对部分符合标准却改造意愿不强的困难家庭,普陀区实施“三步解法”,通过一系列的举措让有限的改造补助资金发挥最大的改造效能。一是在全面宣传政策基础上,开展深度家访精准对接需求,设身处地化解思想顾虑,二是联合残联、慈善总会等公益部门提供资金补助,同步发动村社、亲属及爱心人士募捐资金,三是由各乡镇组建爱心公益施工队,通过志愿力量节约施工成本、提高施工效益。

三、创新方式,全程督导

一是严格审查。协调各乡镇街道、民政、残联、农村农业等各部门开展联合审查,对危房改造户身份、房屋产权情况、危房等级等信息进行审核、校核。针对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共性和个案问题,组织技术团队、农村老工匠等各方力量及时跟进、妥善解决。二是专项推进。通过开展危房改造全环节模拟推演,精准核验工程量,化解实施风险。根据推演情况自我加压锚定时间节点,倒排工作计划,同步建立“周计划-月调度-季通报”三级管控体系,严明纪律强化调度,确保危房改造工程零差错稳步推进。改造结束后,联合区纪委、民政、住建、农村农业等多部门进行现场联合验收,确保改造合法合规、质量可靠、居民满意,实现危房改造闭环管理。三是全程监督。建立“业务部门统筹协调,乡镇干部包村、村(居)干部包户”的层级管理机制,做到改造不完成、责任不脱钩。同时在手续办理、评议公示、资金发放、协议助建、质量把关、安全管理、工程验收等环节全面介入,并委托第三方鉴定机构对改造全过程进行专业技术服务。重点强化补助资金规范管理,采用“一卡通”直接发放补助资金,并做到专户管理、专账核算、封闭运行、专款专用,切实保障补助资金不克扣、不截留、不挪用。

四、建章立制,常态推进

对近年来已改造房屋,结合日常房屋安全检查、房屋安全大排查、整治农村危房改造领域突出问题等工作,定期组织危房改造“回头看”,实现房屋改造质量长效管理。对于农村老旧房屋,建立房屋安全“网格+村(社)+乡镇(街道)”三级常态化巡查机制,实施“农户自查+乡镇(街道)排查+区级督查”三级联动,通过网格巡查和农户自查,进一步提升困难家庭危房排查的高效性和精准性,做到“发现一户、改造一户、清零一户”,确保房屋始终处在可管、可控的状态。今年以来,已累计排查房屋1188栋,完成30户困难家庭的危房改造。(村镇处、普陀区住建局供稿)